日前,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徐清波教授当选为欧洲科学院(Academia Europaea)院士。
欧洲科学院总部位于英国伦敦,是国际上跨地域和学术领域最广泛、学术地位最高、影响最大的科学组织之一。欧洲科学院院士代表欧洲自然科学界最优秀的科学精英和学术权威。
院士候选人选拔首先由来自不同国家的院士推荐到科学部,经学部初审后推荐到提名委员会进行通讯评审,最后由欧洲科学院的专门委员会审核通过。该院在九个不同学科领域拥有来自45个国家的5000多名院士,包括65位诺贝尔奖和菲尔兹奖获得者。
徐清波,浙江大学求是讲席教授,原英国伦敦大学国王学院心血管病学科双讲席教授,兼任英国心脏基金会John Parker主席、全英华人生命科学学会主席等。其2019年全职加入浙大一院,建立了心血管疾病研究中心,加盟5年来,为浙大一院心血管学科的学科发展、学术创新、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做出了突出贡献,显著提升我院心血管学科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徐清波教授参加学术活动
徐清波教授长期从事血管生物学、干细胞及再生医学研究,创立了欧洲最大的血管生物学实验室。其中“血管干细胞参与血管损伤修复和血管移植再生”是最具代表性的研究理论,形成了以吸引自体干细胞为特征的新一代血管支架,帮助损伤血管愈合;该理论在移植血管再生中的应用,促使科研人员开发出趋化因子型支架,募集自体干细胞重塑移植血管,此方法的临床获益显著高于传统的细胞混合物型移植血管(使用血管细胞和基质蛋白的混合物细胞化移植血管)。此外,徐清波教授在研究技术上的创新同样受到国际认可,首次描绘动脉血管壁的蛋白组学图谱;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小鼠血管搭桥手术模型,此动物模型目前已被广泛应用;创建了心血管疾病动物模型的视频手册。
徐清波教授常年活跃在国际学术界,编写/参与编写专著20余部,是众多国家基金评审专家,包括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海外终审专家,他长期为Lancet、Nature、Nature Medicine等国际顶尖期刊审稿,目前任众多国际期刊编辑。
徐清波教授(前排左4)与学生合影
徐清波教授为国际学术界人才培养以及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梯队人才培养做出了贡献,他培养的学生中不少已成为领域内的中流砥柱,其中Georg Schett教授是德国埃尔兰根-纽伦堡大学的副校长,并担任德国研究基金会埃尔兰根合作研究中心的负责人;Manuel Mayr教授是国际心血管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目前担任英国伦敦国王学院心血管科学的英国心脏基金会个人主席。加盟浙大一院后,他继续潜心传道授业,培养出多名国家级、省级高层次人才。
人才是第一资源。浙大一院坚持党管人才,牢牢扭住人才这一“牛鼻子”,不断激活学科发展“动力源”。
浙大一院党委书记梁廷波表示,医院的人才强院与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全面实施科技创新和人才强省首位战略、新时代人才强校核心战略一脉相承,近年来,医院瞄准国家医学中心建设目标,在人才“外引内育”上多措并举、持续发力,打造与之相对应的高质量医学人才队伍,逐渐成为国际顶尖医学人才的汇聚地。
此次徐清波教授当选为欧洲科学院院士,是医院人才引育工作取得的一项重大成果,彰显了医院在国际医学领域日益增强的话语权,进一步在全院营造敬才重才尚才爱才的氛围,不断激发人才干事创业的动力。
当前,全院上下正在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浙江大学重要指示精神,医院将继续发挥人才引领驱动现代化建设的作用,高质量推进国家医学中心建设。
来源:浙江大学医学附属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