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突然了!真的是庆幸及时来大医院看了下,不幸中的万幸。”62岁的陈叔(化名)刚出院不久,他回想起自己的经历,至今心有余悸。
原来,陈叔春节前在当地医院体检发现磨玻璃肺结节,当地医院说不要紧,每年按时体检观察就好,陈叔就没放在心上,“要是情况不好,医生肯定叫我住院了,再说有肺结节的人多了去了。”
图片
最近,陈叔夫妻俩到杭州来帮女儿带孩子,偶然听到亲家说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连续五个周日在开展义诊,平时一号难求的大专家都可以在义诊期间挂上号,亲家两口子都已经在义诊期间看了病。
“老陈,你不是体检出来有肺结节吗?你把片子带去,趁着义诊免挂号费让浙一的大专家再帮你看看。”很怕麻烦的陈叔想着自己的肺结节能有多大事,摆摆手拒绝了亲家的建议,想不到自己女儿一听觉得反正周日不上班,有时间可以带陈叔去医院,便说服了陈叔到浙大一院参加义诊。
“感谢亲家的建议和我女儿的坚持,最重要的是要感谢浙大一院专家的‘火眼金睛’”。6月4日,陈叔按时来到浙大一院庆春院区呼吸内科副主任周华主任医师的专家义诊门诊,周华主任医师一看陈叔的CT片子就皱起了眉头,表示陈叔的肺结节属于混合性磨玻璃结节,属于恶性可能性很高的结节,并且形态不是很“漂亮”,结合陈叔有几十年吸烟史,建议直接外科手术拿掉,并且做个病理。
原本没当回事的陈叔一听,立马听从专家建议,做了微创手术,术后病理确诊这个结节为早期肺癌,没有转移,后续也无需化疗。
“从确诊到手术完一周不到,大医院真的是不一样,真的是特别感谢浙大一院的义诊。”陈叔表示他到处在“安利”各种亲戚关注浙大一院的公众号,把每周义诊信息都转到朋友圈、亲朋好友的微信群,让大家都知道这种“好事情”。
“义诊在网上预约非常方便,医生看病也非常细心,给我们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帮助”。义诊现场收获了患者们的踊跃好评,医生们以优质的医疗服务展现了浙一人的专业与奉献。
根据《中共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委员会关于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实施方案》精神,为了深入贯彻“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持续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积极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切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浙大一院于2023年5月28日-6月25日期间的每个周日(5月28日、6月4日、6月11日、6月18日、6月25日)开展大型义诊活动,届时全院所有临床科室均将参与周日义诊活动,普通号和专家号均免费对外开放。7月1日,医院还将开展“庆祝建党102周年大型义诊活动”,届时将有百余位专家参与义诊。
前三次周日义诊已圆满结束,提供了近40000次义诊服务。6月18日(本周日)将开展第四次义诊,今天10:00开放号源,家人们,你们准备好了?浙大一院所有临床科室、140位专家,逾4100个专家号源、逾11000个普通号源等你来抢!
以下信息很重要
义诊地址
庆春院区、总部一期、之江院区三大院区
号源预约途径
浙大一院支付宝小程序/生活号,浙大一院微信公众号,省预约挂号相关平台等途径
义诊放号时间
义诊期间每周三上午10点(例:6月14日上午10点开始放6月18日义诊号源)。
来源:浙大一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