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浙江大学校友企业家同学会

热线:0571-88272851/88273744

网址:www.zju-embaea.org

邮箱:649607613@qq.com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天目山路148号浙江大学西溪校区教学主楼八楼

新闻聚焦

您的位置:新闻聚焦 - 专题报道

浙大毕业的他,是航空工业的“保尔”!

发布日期:2022-8-1

在新中国航空工业奋斗历程中

有这样一位老人

他跑赢了与时间的竞赛

在一个看似平凡的工作岗位上

已坚守了67

 

67载光阴

他见证新中国航空工业的许多次变迁与跨越

67载光阴

他创下了新中国航空工业工作年限最高纪录

他就是姚志成

航空工业沈飞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

1955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机械系

一直从事航空产品失效分析工作

他被誉为航空工业的“保尔·柯察金”


“只要是航空事业需要的

都是我应该做的

 

“每天来到单位,看到‘金相室’这三个字,我心里就踏实了。”每天早上5点多,年逾九旬的姚志成都穿着干净整洁的工作服,步行来到沈飞公司理化测试中心金相室,开始一天的工作……

 

金相室承担了金属材料入厂验收和生产车间零件的金相检测分析以及飞机故障件的失效分析工作,行业内也将金相室的人称为金属材料的“内科大夫”。姚志成在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60多年,把毕生精力都奉献给航空事业。如今,虽已退休多年,但他依然用丰富的学识和经验攻克一个个难题,继续培养人才。

金属材料的失效分析是金相室承担的一项重点和难点工作。飞行故障原因可能涉及原材料冶炼、入厂试验、生产线、装配、试飞和外场故障等各种环节。因此,案例和经验积累非常重要。对于各类典型故障,姚志成总是在问题解决后给问题零件拍照,将零件收集到陈列柜中,并完整地保存技术资料。


1971年,工厂技术人员发现,在某新型飞机上,由新材料制成的零件有冷脆倾向。有专家主张立即停止使用这一材料,并更换材料重新制造该零件。关于冷脆倾向是否会危及该零件安全性能,姚志成做了一系列实验,并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最后他断定,该新型材料在低温状态下虽然存在冷脆倾向,但依然能保证使用的安全性。他的这一正确判断,不仅使工厂免遭了经济损失,而且为该新材料的应用打开了更广阔的空间。

 

类似的事例,一桩桩,一件件,不胜枚举。时至今日,姚志成的科研工作依然在继续。他说:“在有生之年,我想在攻克飞机制造材料难关方面,再尽一点微薄之力。”

 

一些本应是试验工完成的工作,他也一丝不苟地完成。为了加快生产进度,姚志成常常用镊子夹着棉球,蘸着呛人的浓硫酸,一点一点地清理零件上的缺陷。镊子握得太久,手指变形弯不过来,他就咬着牙活动弯曲的手指,稍微缓解后继续工作。

 

姚志成从来不分分内分外,不管上班下班、白天黑夜,总是有求必应、随叫随到。“只要是航空事业需要的,都是我应该做的。”姚志成说。

 

“在浙江大学

我练就护卫空天海疆的过硬本领

 

19302月出生的姚志成,他的少年时代,正如国歌中所唱的“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他目睹了祖国山河破碎。

 

“小时候,我最大的梦想就是让咱们中国人自己制造的飞机飞翔在湛蓝的天空中。”年少时,一颗航空报国的“种子”就在姚志成的心里种下……

 

1953年姚志成参加全国统一考试,国庆这一天他盼到了录取通知书,录取单位正是他梦寐以求的浙江大学机械系。

 

姚志成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在知识的海洋里酣畅淋漓地搏击着,他自觉底子薄,告诫自己:只有“猛学”,比别人付出更多才行。他说:“浙大教师扎实理论知识和精湛的讲课艺术,让这个农村出来的我听得如痴如醉,大开眼界。”

(浙江大学档案馆中的姚志成成绩册)

 

20世纪50年代校园生活中,集体阅读讨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道别具时代特色的风景线。

 

“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临终之际,他能够说,我把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

 

这段激励人心、被千千万万青年人作为座右铭的文字,既让青年的姚志成热血沸腾,也让他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他暗下决心,刻苦学习,学有所成,报效国家。

 

多年后姚志成走出浙大校门,被分配到了航空企业,实现了亲手制造战机,捍卫祖国万里长空的夙愿。“在浙江大学,我练就护卫空天海疆的过硬本领。”他后来说,大学时代是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他深受浙江大学求是精神的影响,“浙大给了我一生钻研的快乐,给了我攀登航空技术领域高峰的底蕴。”


“在最喜爱的工作岗位上工作

是我最大的幸福

 

客厅中一套又旧又小的沙发,卧室里一张不大的双人床……如今,姚志成仍住在上世纪70年代建的60多平方米的老房子里。公司想为他改善居住条件,被他婉言谢绝了。19902月退休后,他主动提出,不计报酬,继续留在工作岗位上工作。“退休不退岗,能继续穿工装是我的心愿。”姚志成说。

 

202112月,沈阳下了一场暴雪,他仍然坚持出门,由于年事已高,他又摔成了骨折。尽管如此他还惦记着单位的同事,惦记着金相室的工作。

 

沈飞领导探望他时,关切地叮嘱说:“姚老好好养伤,伤筋动骨一百天,恢复起来得三四个月。”他不住地点头。随后,他高兴地对家人说:“公司领导说了,给我四个月的假,春节过后我就可以上班了。”话语中带着无比的兴奋。


“也有人劝我,退休了就不用每天都来上班。可是,在最喜爱的工作岗位上工作,是我最大的幸福,更是一种乐趣。”姚志成说,“只要我头脑清楚,腿脚能走路,我就会来单位。我不要工资,我就喜欢一直在这里工作。”

 

今天,人们依旧能够看到姚志成胸卡上清晰写着,“工作单位:理化测试中心金相室;职务:技术员。”一个岗位、一个职务,姚志成一生坚守。

 

可以发现姚志成与保尔一样有着坚定的信仰和崇高的理想。在新中国振兴发展的大熔炉里,姚志成如一滴钢水,已经把自己锤炼成一块坚固无比的“精钢”。


就在不久前,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师生专门看望姚志成老校友。“姚老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全身心地投入到我国的航空工业中。”学院党委副书记俞磊说,“从一业,干一生。他心中有梦全为党、肩上有力尽为国的宝贵品质,书写了一段航空报国的精彩故事。”

来源: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校友企业家同学会© 版权所有    浙ICP备1904641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