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月 15 日,浙大管院杭州校友联谊会精心筹备的 “深秋徒步 纳福之旅” 正式开启。那天,阳光仿若被赋予了使命,奋力穿透层层云雾的枷锁,倾洒在蜿蜒的山间小径之上,恰似为这冬日的世界披上了一层熠熠生辉的暖纱,让整个天地都沉浸于这温柔的光芒怀抱之中。
众人相约于杭州法喜寺集结。这座始建于五代后晋天福初年(936 年)的古寺,宛如一位历史的长者,静静地诉说着往昔的故事。高僧道翊曾以四年的心血与坚毅,铸就其丛林初貌。南宋时期,它更名天竺教寺,并荣耀地登上朝廷评定的教寺 “五山” 之首的宝座。直至清康熙皇帝南巡驾临,赐名 “法喜寺”,这名字犹如一颗璀璨明珠,流传至今。它坐落于山上,四周静谧清幽,空气仿若被大自然精心过滤,弥漫着清新的气息,仿若一处尘世中的心灵净土,天然适合人们前来沉淀思绪,追寻内心的宁静。法喜寺不仅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更似一颗旅游界的明星,吸引着无数游客纷至沓来。

而法喜寺的素斋,恰似一颗低调的美食明珠,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其闻名遐迩之处,不仅在于那新鲜味美的蔬菜,更在于那令人心动不已的五元价格标签,且可无限续添,直至食客饱腹。于这古寺之中品味素斋,宛如开启一场味蕾与心灵的双重盛宴,在唇齿间感受美味与健康交融的同时,更能深深沉浸于那浓郁醇厚的传统文化氛围之中,仿若穿越千年,与历史对话。
餐毕,众人小憩片刻,便踏上了登山之旅。山上的红枫叶似燃烧的火焰,在阳光的映照下愈发鲜艳夺目,宛如冬日里的一把把热情火炬,为这美好的时光增添了无尽的暖意与活力。
众人结伴而行,一路欢声笑语,新朋旧友相互介绍,情谊在这山间小路上悄然蔓延。途经佛学院,只见一位佛学弟子翩然而至,其气质超凡脱俗,如清风拂面,令人心生敬意。行至不远处,一位老者仿若从古老画卷中走来。他身披大斗篷,长须随风飘动,手中那两米多高的拐杖,恰似神话中的神器,散发着仙风道骨的气息,不禁让人联想起《西游记》中仙人的法器,亦或是《哈利・波特》里那充满魔力的魔杖。沈俊师兄难掩兴奋,疾步上前问候,最终成功留下珍贵合影,这一瞬,仿佛时间都为之定格。
随后,永福寺映入眼帘。它依山而建,错落的建筑与自然山水相得益彰,构成一幅绝美的画卷,风景宜人至极。远处的阳光似灵动的精灵,在层层云雾间跳跃穿梭,最终温柔地落在山间小径上,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祥和的氛围。山风轻拂,虽携着丝丝凉意,却宛如天然的清新剂,让人顿感清爽畅快。此处的枫叶美得令人心醉神迷,众人纷纷驻足,手中的相机快门声不绝于耳,皆沉醉于这美景之中,流连忘返。王彬老师在山下久候,不禁打趣道:“这般速度登山,怕是四五个小时也难以抵达马家邬咯!” 笑声回荡在山间,为这旅途增添了一抹别样的色彩。
继续向上攀登,韬光寺渐渐出现在眼前。其始建于五代后晋天福三年,岁月的车轮已在它身上碾过千年的痕迹。寺顶岩壁内的丹涯宝洞,传说乃是吕洞宾炼丹之所,这也为韬光寺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让人不禁遥想当年仙人在此的超凡景象,思索着吕洞宾与佛教之间那千丝万缕的深厚渊源。
越过韬光寺,众人向着更高处进发,终于抵达北高峰 —— 那闻名遐迩的天下第一财神庙。庙内香火旺盛如繁星闪烁,众人怀揣着对国泰民安、富足生活的美好祈愿,虔诚地前来朝拜。我亦置身其中,心中满是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向往。
在北高峰短暂停歇后,众人绕道后山小径,朝着马家邬的方向稳步前行。山顶之路平坦开阔,沿途可将四周美景尽收眼底。西湖宛如一面巨大的镜子,镶嵌于杭州城的中央,波光粼粼,熠熠生辉。远处成片的高楼大厦与连绵群山相互映衬,构成一幅雄浑壮丽的山水画卷,令人心旷神怡,仿佛世间烦恼皆被这壮阔景致一扫而空。
终于,众人来到了今日的重要打卡地 —— 观景台。此处视野开阔,杭州全城美景一览无余。恰逢天气晴朗,视线毫无阻碍,仿若拥有了一双能洞察世间美好的慧眼。众人纷纷驻足,手指远方的建筑,兴致勃勃地辨认着那一座座高楼大厦综合体,仿佛在解读这座城市的密码。在这空灵之地,身体仿佛挣脱了尘世的束缚,心灵也似得到了一场深度的洗礼,眼睛贪婪地享受着这视觉的盛宴,尽情地修养与放松。
陈无穷校友用手机定格的杭州全景图,恰似一幅流动的诗画,“山高路远,看世界,也找自己。” 这一场徒步之旅,不仅是脚步的丈量,更是心灵的探索与追寻。让我们带着这份美好的记忆与感悟,继续前行,期待下一次的重逢与相聚!
来源:浙大管院杭州校友联谊会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